

吳俊發
國家一級美術師,1927年1月出生于江西廣豐,畢業于正則藝專,1943年開始從事木刻創作活動,專長版畫和水墨畫,是中國現代版畫江蘇水印木刻學派創始人之一和積極推動者。出版有《方志敏》《農具廠爐間》以及《吳俊發畫集》和《吳俊發水墨畫集》等。1991年榮獲中國新興版畫貢獻獎;1992年榮獲版畫特別貢獻金獎;2013年榮獲“江蘇省紫金文化榮譽獎章”。
版畫——武器的藝術
版畫作為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,有著鮮明的世界性,又有著較大的國際影響力。中國近代版畫從它誕生之日起,就立足于為社會、為人民來創作。上世紀30年代,中國社會動蕩,民族矛盾加劇,魯迅先生希望藝術界能夠通過努力改變社會現狀和人民的精神狀態。由于木刻方便宣傳,魯迅先生在上海舉辦了“木刻講習班”,中國“新興木刻”就開始了,版畫也成為了“武器的藝術”。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北斗》(1986年)
傳統中國版畫實際上是復制版畫,多運用于書籍插圖、年畫和信紙花紋等。而中國“創作版畫”是從西方引進的。繼魯迅先生倡導介紹之后,很多人開始學習木刻,當時主要用木刻宣傳,一些人受進步思想的影響參加革命,并創作木刻作品。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一片新綠》(1962年)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水鄉太平橋》(1962年)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東方》(1976年)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人民的好總理》(1978年)
吳俊發對江蘇水印版畫發展的寄語
作為老一輩藝術家,吳俊發見證了江蘇水印版畫的發展。對于近年來江蘇水印版畫的發展現狀,他說,江蘇的版畫藝術家們要去貼近生活、深入生活、反映生活。中青年藝術家不能過多地為了市場去創作,而是要注重作品中的“靈魂”。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覺醒》(1965年)
作品的“靈魂”就是創造性,是創作者獨到的見解。作品中沒有獨特的題材、內容和技巧,藝術家沒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,作品就缺乏“靈魂”。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紅磨坊一景》(1962年)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萬里長江架金橋》(1974年)
同時,還要抽時間不斷地學習傳統,只有深入學習,精于臨摹,才能真正體悟書畫奧妙。就像林散之、胡小石等老一輩藝術家,他們非常講究用筆、用墨,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。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,優點要去發揚,缺點也不容忽視,把握得當,藝術家的缺點往往就變成了他的特點,特點是一個人的標志,只有自己能夠掌握。

吳俊發版畫作品《方志敏》(1956年)